2025年11月2日,“碳中和政策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主办,西安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复杂性科学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资源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共同承办。

11月2日上午,研讨会开幕式在涵英楼5-6043举行。开幕式由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杜巍教授主持,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院长周忠良教授致开幕辞,对与会领导、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问候。他表示,学院始终秉持“中国问题、国际视野、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立足国家“双碳”战略与绿色转型需求,依托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学科与区位优势,积极搭建跨领域学术交流平台,推动政策创新与系统治理研究,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智力支撑与决策参考。针对碳中和与可持续发展领域面临的复杂挑战,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凝聚共识、深化合作,分享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共同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刘宇教授作为与会专家代表致辞表示,碳达峰与碳中和不仅是环境议题,更是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标志着经济社会体系的系统重塑。实现“双碳”目标,关键在于建立科学、协调、高效的政策与治理体系,从整体治理视角推动绿色转型与机制创新。他强调,碳中和进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在经济、技术、制度与社会多个维度上统筹推进。期待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推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双碳”政策体系与治理模式,为国家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随后,进入到主旨报告环节。主旨报告专场一由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刘宇教授主持。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王兆华教授以“多模态大数据驱动的我国典型领域低碳转型探索”为题,围绕多模态数据在能源与环境领域的应用,从煤炭退出、制冷能耗、电力需求响应、交通转型及循环经济等方面分享研究成果与思考,指出多模态数据结合人工智能可为低碳转型提供精准支撑,应以数据驱动为基础,统筹能源、产业与社会多领域协同,推动实现降碳、减污与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统一。教授以“新能源定价与风险管理研究”为题,探讨了新能源金融在定价机制与风险防控方面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指出应以新技术和多学科融合为支撑,完善新能源金融风险管控体系,推动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深度融合。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管理学院陈新宇教授以“我国电力市场改革的进展、机遇以及挑战”为题,系统梳理我国电力市场改革的历程、格局、机制设计与监管趋势,分析当前市场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在理顺价格、保障供应、促进转型、降低成本等多重目标下优化市场机制,为我国电力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主旨报告专场二由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王洋教授主持。兰州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处长、学科交叉研究院执行院长、管理学院张国兴教授以“电价市场化改革缘何实现降价增效并举”为题,系统阐述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与交易机制。通过对全国参与电力交易的上市公司和电厂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改革有效降低上网电价、提升企业绩效,并促进新能源投资趋于理性,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提供了实证支撑与政策启示。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方恺教授以“国际贸易对可持续发展进程的影响”为题,系统分析了国际贸易对不同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影响,指出应在政策制定中兼顾发展性与均衡性,推动差异化贸易政策与产业结构优化,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协同实现。

主旨报告结束后,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杜鸣溪教授主持了圆桌论坛。全体与会专家围绕“碳中和政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方向与挑战”主题展开深入交流,分享研究成果与实践体会,并就研究生科研方向与成长路径提出建议。与会专家指出,应从碳市场、能效提升、电气化转型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等方面深化研究,推动政策设计与技术创新协同发展。他们强调,政策研究应立足中国实践、放眼国际视野,在学术创新中服务国家战略。专家们鼓励研究生聚焦真实问题,强化合作与创新,将理论研究与政策实践紧密结合,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与可持续发展。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杜海峰教授作总结指出,本次研讨会在问题意识、报告内容、价值贡献与思想碰撞等方面充分体现了高质量学术研讨的特色,专家报告紧扣国家战略,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推动了学术研究与政策实践的深度融合。最后,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董新宇教授总结致辞表示,本次“碳中和政策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聚焦国家重大战略议题,汇聚多方智慧,深化了政策与学术的双向互动。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推进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政策研究,培养具备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的公共管理人才,贡献更多“西交智慧”和“公管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