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二十年发展历程
一、 奠定发展基础(2004年-2008年)
21世纪伊始,我国公共管理学科逐步进入优化与提升的初期阶段,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国际、国内趋势,加强公共管理学科建设,2004年4月8日,西安交通大学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两个学科的基础上组建了“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由我国著名人口经济学家、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会副委员长蒋正华教授担任院长,朱正威教授任执行院长兼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吴建南教授任副院长,张思锋教授任副院长(兼)。蒋正华教授担任院长后明确提出了“中国问题,国际视野,服务社会”的学院宗旨。学院组建后下设四个研究所: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公共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所、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两个院系:行政管理系、社会保障系;两个中心:MPA教育中心、高级公务人员培训中心。
4月8日,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成立庆典(2004年)
2004年10月20日,中共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委员会和中共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纪律检查委员会成立。12月,朱正威任党委书记,薛宇红任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李树茁、李景平、温海红任党委委员,杨东朗、张文学任纪委委员。
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首任领导班子(2004年)
左起:吴建南、朱正威、蒋正华、张思峰、薛宇红
2007年8月,为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学院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公管学院将原学院教工党支部一分为三,形成了三个新教工党支部。
建院之初,学院密切结合政府部门和公共组织的重大问题。以“学汇百家、公行天下”为理念,以转型期重大公共管理问题为研究核心,凝练形成了社会转型期公共政策分析、公共治理与绩效创新、改善民生的制度创新等以重大公共需求为导向的公共管理学科方向,为今后的学科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人才培养方面,以学校“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优良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为指导,创建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在科学研究方面,以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为导向,注重学术性与应用性相统一,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院以跨学科为特色,组建了一支富有激情和朝气的师资队伍。当时,以李树茁、张思锋、高建民、朱正威、吴建南等为代表的最早一批公管学院教师分别来自系统工程、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西安交通大学与斯坦福大学早期战略合作为学院国际化开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0年来,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始终坚持与斯坦福大学相关学科开展实质性战略合,至2004年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建院,人口所并入公管学院后更进一步加深了双方合作。与此同时,学院利用学校“卓越团队支持计划”等的支持与资助,也开启了与南加州大学、锡拉丘兹大学、维多利亚大学等高校的公共管理教育合作。
二、 提质加速发展(2009年-2018年)
2009年,在学校以及地方政府的支持与帮助下,学院进入提质加速发展阶段,承担科研大项目方面不断取得突破,获批主要科研项目15项;科研到款相较于学院发展初期的100万余元也达到了历史性突破—620.9万元。同年,学院响应号召,开始对口支援西藏民族学院的相关工作,4月,西藏民族学院管理学院副院长朱普选任西安交通大学公管学院挂职副院长。2010年5月,蒋正华继续担任公管学院院长,朱正威任执行院长;8月,吴建南、杜海峰任副院长。同年,公管学院获得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2012年12月,我院与陕西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成立陕西省人口与发展实验室,由蒋正华教授担任实验室顾问。
在提质加速发展的进程中,学院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首要工作,在本科专业实行大类招生改革的情况下,积极构建与招生改革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2015年,学院对本科生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进一步探寻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的途径,形成自己的培养特色。同年,我校公共管理学科博士授权点通过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评估工作。
2016年,蒋正华继续担任公管学院院长,薛宇红任党委书记,杜海峰任执行院长,周忠良、董新宇任副院长,王立剑任党委副书记,继续扎实推进学院各项工作。这一年,学院开拓了新的国际合作平台,与牛津大学正式签订合作协议,拓展与欧洲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公共管理科研机构的进一步合作空间。同年5月,陕西省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社会治理和社会政策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揭牌仪式,该基地是陕西省首批建立的九个省级智库之一,设立于公管学院内服务于陕西省相关政府决策与政策咨询。9月,西安交通大学成立“中国西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后,高等教育研究所从公管学院分离并独立运行。10月,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西安交通大学公管学院院长蒋正华教授回到母校,参加学院2016年MPA研究生学位授予仪式,并为师生校友作报告。
蒋正华教授为公管学院2012级硕士生拨穗并颁发毕业证书(2016年)
2017年,学院围绕“组队伍、建平台、争项目、求合作、筹经费”的建设思路,在深入推进基层教学组织、科研组织改革的背景下进行了学院综合改革,并出台了《公管学院综合改革方案》,逐步完善了党政联席扩大会议例会制度、教师荣休制度、专职博士后制度等各项制度。12月,中共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召开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党委书记薛宇红,党委副书记王立剑,党委委员董新宇、周忠良、温海红、李晓燕、郁箐参加会议。
公管学院第二届委员会党委书记、副书记及党委委员(2017年)
三、 开拓创新笃行(2019年-2024年)
2019年9月,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正式扬帆起航,9月18日,公管学院按照学校工作要求,正式成立公共政策与发展研究院并进驻创新港,学院以“精简、叠加、最大化”为原则,优先确保科研、教学、基地的使用面积最大化以最大限度调动物理空间利用率助力科研产出。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从2019年之后的四年时间内学院共引进19名助理教授,逐步形成了以教授为学术带头人、副教授为教学科研主体、助理教授为后备力量的师资结构,确保学科发展的竞争力和可持续性,不断夯实各研究所以智库为依托的研究成果,打造了一支以“优青人才”为主的年轻、有为、活力的科研人才梯队。
2020年,学院成功申报“应急管理”二级学科学位点,并建立了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12月,周忠良任公管学院执行院长、党委副书记兼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董新宇、王立剑、张顺(兼)任副院长;郭雪松为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杜巍为学院党委委员、副书记,继续推动学院各项发展工作。
2021年7月,学院教学实验中心由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迁至创新港校区涵英楼九层,共配有118个工位供学院研究生科研学习,并于新学期开始正式启用。
同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校长王树国、公管学院党委书记薛宇红、执行院长周忠良前往北京拜访蒋正华教授。11月,董新宇任公管学院党委书记。
党委书记卢建军、校长王树国以及学院领导前往北京拜访蒋正华教授(2021年)
2022年4月,周忠良任公管学院院长。8月“秦创原战略研究院”在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揭牌成立,周忠良任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洋任副院长。2023年2月,杜巍任副院长,马瑾为学院党委委员、任党委副书记。
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领导班子(2023年)
左起:马瑾、杜巍、董新宇、周忠良、王立剑、郭雪松
目前,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拥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公共管理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以及“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应急管理”四个二级学科。在学校“双一流”建设、创新港建设等机遇、平台基础上,学院不断夯实基层教学组织与科研组织,形成了“学院、研究院并行”“一系四所”的组织构架。其中,一系为公共管理系,主要负责学院的教学活动安排;四个研究所分别为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政府管理与治理创新研究所、社会发展与社会保障研究所、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所,教师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工作主要都在研究所里进行。师资队伍方面,学院目前共有教师81人,其中专职教师80人,专职科研人员1人。其中,包括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国家级“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4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5名、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名、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入选者2名、国家级“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名。
未来,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将进一步巩固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优势,牢牢把握国家发展与治理的机遇,抢占学科建设方向制高点,重点建设和发展主要学科方向,不断强化科学研究水平,在优化人才队伍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有所突破。加强青年拔尖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进入国家青年人才系列的杰出人才,形成一支以杰出人才为核心、以优秀中青年教授和副教授为骨干、以青年博士为主体的结构合理的国际一流学科团队。全面建立国内一流的“本—硕—博”多层次的公共政策与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扩大对国家各级政府政策研究和实施的参与程度,成为中央政府以及陕西等地方政府部门可信赖的重要智库和决策支持服务机构,成为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智力支撑的主流阵地。
建院20周年以来,公管学院全体教职工聚焦社会与国家重大需求,励精求治,奋发图强,致力于发展原创理论、培养创新人才,为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回顾学院二十年发展历程,我们经历过风雨也感受过成功的喜悦,感谢公管师生和校友们的辛勤耕耘和默默奉献,助力公管学院不断砥砺前行,铸就交大公管的底蕴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