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管学院王洋教授受邀做客“创源”科技学术论坛第一讲,面向全校学生开展了题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人才创新规律”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介绍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我国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讨论创新人才发展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并以秦创原战略研究成果为具体内容讨论校地、院地合作承接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路径新模式。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机械、航天航空、材料、公管、能动、电气、数统、外国语、公共卫生、未来技术等多个不同学院的师生,现场气氛活跃。
活动开始,主持人曹欣雨介绍了王洋教授的学术经历和研究成果。王洋教授被评为陕西省高层次人才、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现担任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秦创原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主要从事科技政策与创新、公共管理复杂性、计算社会科学及数据科学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空军实验室、欧盟玛丽居里等多项科研项目;近年来发表SCI/SSCI论文十余篇,其中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的论文被评为2019年度“最受欢迎的50篇论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第一生产力” ,二十大报告中也突出强调了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作用。那么为什么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如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以及人才发展规律是怎么样的?王洋教授在报告中做了详细的解答。
一、创新驱动与经济增长
王洋教授指出,科技创新为经济增长起到了很强的推动作用。在科技创新方面,我国重大成果持续涌现且具有雄厚的科研人才储备。但我国高科技产业也存在一些困境,如区域规模优势不显著、研发投入强度不够、缺乏顶尖研发、科创回报力度不够等。在陕西省层面,我省具有很强的科技优势、能源优势和文化优势,科技优势是我省的比较优势。但我省的经济仍不算强,科教资源没有完全转化成陕西省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在此背景下,作为“破局”之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在2021年3月30日正式成立,并以打造立体联动“孵化器”,打造成果转化“加速器”,打造两链融合“促进器”作为三大建设目标。
二、科技成果转化
正确的政策能使科学技术得到加速发展,缩短“科学-技术-生产”的周期,从而加速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经济蓬勃发展。王洋教授指出,近年来我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不断发展。陕西省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成果转化中的“粗绳子”已不多,但“细绳子”还大量存在。在此背景下,秦创原携手“三项改革”,破解“不敢转”、“不想转”、“缺钱转”的困境,聚焦科技成果转化。王洋教授还提到,要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力量,改变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分离、分散、分割”的症结;通过创新链与产业链、供应链、技术链、金融链、政策链等多练融合,打造系统创新链,提高秦创原系统创新链的整体效能;在秦创原的建设过程中,高校的科研力量应该面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以技术科学提升产业质量水平,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三、人才创新规律
只有充分了解人才创新规律,国家才能出台相应政策让科研人员发挥出最大的创造力。王洋教授通过介绍科研人员的生命周期研究和大头针图,指出科研人员职业生涯中存在“随机影响”,每篇文章都有可能使最具创造力的一篇。同时,科研人员的辉煌时期在职业生涯中会随机涌现。了解对此规律对人才政策的制定十分重要。
最后,王洋教授指出,“四个面向”为科技创新指明方向。从源头来说,科技创新是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我们要结合自身的特色,支持秦创原建设;强调企业创新主体的作用,让科技成果转得好;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加强基础科学供给;熟悉人才成长规律,鼓励创新。
【互动环节】
1、化工学院学生/产教融合之星
非常感谢老师带来的精彩报告。平时我也对创新港的“6352”工程和和“1121”模式比较关注。国家要求要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我们学校在传统育人朝着这个目标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阵痛或者困境?
王洋教授:企业可以是创新主体,因为企业离产业链更近,可以直接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助力。因此,我们要将有限的力量用在刀刃上,把握机遇,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对于高校来说,应该充分了解企业的需求,对于特定的专业比如工科来说,企业可能对一些技术瓶颈有需求,我们可以努力为企业解决此类的问题。那么理想状态下,在解决企业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从中提炼基础科学问题,反过来帮助基础研究,这个是比较合适的生态模式。
2、电气学院学生/产教融合之星
非常感谢老师精彩的分享。刚刚老师谈到了科研资金资助对人才创新的影响。此外,您也提到现在的主流想法是鼓励高校教师去创办企业,因此我想请问您如何理解金融资本介入对创新的影响?
王洋教授:金融资本的介入使企业能更好地发展、上市,对企业和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起到关键作用。我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在创办企业的过程中,高校的老师不仅需要关注技术的先进性,充分考虑市场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
3、公管学院学生
我国支持综合类的部门,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金的预算是最多的,而在美国是医学部门的基金预算是最多的,请问这个会不会影响我国的创新格局,为什么我们的创新布局和美国不同。
王洋教授:美国的NIH建立的比较早,其预算设定可能有比较复杂的历史原因。在中国医学科学部申请项目时和其他学科不同,基金委也在不断尝试如何使中国的医学发展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