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Version
首页>>新闻信息>>学院新闻>>正文
学院新闻
【中国社会科学报】张思锋:寻求秦巴山区脱贫之路
来源: 时间:2017-04-20 点击:[]

2016年11月27日清晨,西安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思锋带领研究团队离开古城西安,前往陕西南部秦巴山区贫困片区做一户一策调查。“小孩上学一年花费多少?”“平常看小病一年自己开销多少?大病合作医疗给报多少……”在商南县金丝峡镇姚楼村一家农户院内,张思锋坐在竹片编制的小方凳上,一边问,一边记,认真填写调查问卷。

已过花甲之年的张思锋是我国社会保障领域知名专家、国家社科基金决策咨询点首席专家。他说,“研究当代中国的重大现实问题,要践行调查研究,运用田野调查方法,直接观察,情景体会,掌握一手资料。”

细致梳理贫困成因

张思锋带领25名研究生和本科生组成的“陕西省‘脱贫攻坚’的约束条件调查与关键措施研究”课题组展开了深入的调查。目前已经完成关中的澄城县、陕南的商南县、陕北的延川县共6个镇12个村1300户贫困户的调查。在上述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团队编写了167万字的931户贫困户“脱贫摘帽一户一策”的质性分析案例;撰写了18万字的《扶贫攻坚的约束条件与关键措施调查报告》。

澄城县所处的渭北“旱腰带”,是陕西省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区内残原沟壑、低山丘陵、斜坡、台原、山前洪积扇等多种地貌并存。民间有“十年九旱”之说,恶劣的生产生活生存条件是造成这里大规模贫困的根本原因。在冯原镇的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张思锋与村干部一致认为,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是斩断穷根治本之策。“缺水是澄城县精准扶贫、产业脱贫的最大约束条件,解决了水的问题,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希望更大。”张思锋说。

商南县属于秦岭以南的秦巴山区,是暴雨洪灾频发的区域。洪水的集中性、突发性和毁灭性特点,成为商南县精准扶贫、攻坚克难的拦路虎。张思锋通过调查认为,此处首选的扶贫项目应该是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同时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筑建脱贫致富之路。

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张思锋从典型的小案例入手,运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提出前瞻性见解,形成了“三阶段”课题研究方法。第一,先进行实地调查。调查做扎实,从事实中发现现实问题,在诸多问题中寻找关键问题。第二,查资料、参考前人研究,比较分析资料真伪与现实差距。第三,根据技术分析与原理性分析结论,提出切实可行的支撑理论与建议。

针对“脱贫攻坚”实践中的难点问题,张思锋开展“陕西省‘脱贫攻坚’的约束条件调查与关键措施研究”,在半年多的时间内,研究人员的足迹遍布黄土高原的沟沟壑壑、秦岭大山深处河道密林的农家小院、黄河沿岸土石山区的丘陵沟坡,力图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提出解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难题之策和持续致富的路径建议。“要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其中关键一条就是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张思锋说,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组建“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以成为激活农村经济的“催化剂”、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推进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领头羊”。

目前,张思锋团队正在继续致力于研究养老保险和精准扶贫的社会关键制约因子问题。在陕西、江苏、北京等地进行为期三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张思锋率先提出从养老保险到养老服务的前瞻性命题。“应对老龄化最重要的是解决养老服务问题,而养老服务问题中最重要的是失能老人的养老服务问题。”张思锋根据调研数据,进一步从制度安排、行政管理、经办服务三个维度出发,围绕顶层设计、财政投入、管理体制、经办网络和多元参与等方面,对老龄人口社会保障制度供给侧改革的具体内容展开调查与研究,提出构建失能老人养老服务体系应基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等咨询建议。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版 资讯 2017年4月19日)

文章链接:http://www.cssn.cn/sf/bwsf_lllwz/201704/t20170419_3490950.shtml



上一条:“夯实基础,争创一流”——公管学院召开“双一流”建设工作推进大会

下一条:“人口与社会政策大讲堂”第二十六期成功举行

关闭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