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Version
首页>>新闻信息>>学院新闻>>正文
学院新闻
【陕西社科】赖莎 周忠良: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来源: 时间:2020-03-06 点击:[]

3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强调,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也是国之重器,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是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加快推进人口健康、生物安全等领域科研力量布局,整合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药卫生、医疗设备等领域的国家重点科研体系,布局一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加大卫生健康领域科技投入,加强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医疗健康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快提高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储备能力。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是生物安全的重要战略支撑。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科技部进行了一系列项目部署,“十三五”期间启动了“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不断加强生物安全科技支撑能力建设。近年来,生物安全领域科技发展迅速,尤其在新发传染病、实验室生物安全、基因合成与编辑技术、疫苗研发、生物安全监测预警防控网络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科技界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快速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公布病毒基因序列,综合多学科力量,以病原学和流行病学、检测技术研发和生产、临床救治方案的优化和药物筛选、疫苗研发、动物模型构建为主攻方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病毒溯源、资源调配等方面协同发力,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然而,疫情防控中,也暴露出生物安全领域科技发展的不足和短板,主要表现为: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的药物和疫苗研发体系建设、能力建设、资金有效投入和人才储备不足;高安全等级医学研究实验室数量难以满足科研需要;数据共享机制与氛围尚未有效建立;基础研究成果与临床应用的转化应用渠道不畅等。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面向疫情防控的行动需求,需要审视生物安全科技部署格局是否能够全面发挥支撑作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能否全面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一是应针对重大疫情防控需求,推进生物安全科技部署和顶层设计。新发烈性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国家安全。“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疫情防控中多次强调“科学防治”,让科学防治贯穿疫情防控全过程。国家自“十一五”开始就针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等当前面临的重大生物安全威胁进行了一系列项目部署,并取得了一定的科技成果。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生物安全领域的科技发展提出新问题、新任务,对推动生物安全科学技术纵向演进,加快学科多点突破、交叉融合具有重要意义。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契机,针对疫情发生、发现、确定、治疗和预防免疫的全链条,面向国家生物安全需求,凝练重大战略性、基础性和前沿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需求,明确生物安全科技发展主攻方向和突破口,推进国家层面的统筹布局和科学规划。建立健全保障国家生物安全的技术体系,发展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药卫生、医疗设备等领域的战略高技术,不断提升生物安全领域战略科技力量,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维护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二是注重生物安全领域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为生物安全科技发展储备人才。据统计,目前我国能够从事非兽类病原研究的BSL-3实验室为36家,高校中仅有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医科大学5家有BSL-3实验室,难以满足当前科研需要。这不仅制约了高水平院校该领域高端人才引进的吸纳力,而且严重制约了疫情暴发后的科研技术攻关能力。应进一步加强生物安全领域科技发展的资源配置、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布局一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推进该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资金有效投入,不断完善人才培育与激励机制,激发生物安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储备一批生物安全领域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和青年科技人才,造就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三是打造国家应对生物安全风险的科技创新综合体系。要加强新发突发病原体早期监测与检测能力。如在边境和领土范围内加强生物安全监测预警,加强国际合作,尽早发现新发突发疫情,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严防输出,以防止疫情大规模暴发;要优化科技创新模式,通过政府引导投资、各类型企业融合等方式加大对生物安全行业的投入,加快培育生物安全技术高新企业和新兴产业,支持生物医药创新,推动生物医学进步,大力支持对生物安全至关重要的新兴技术发展,全面提升国家生物安全科技核心竞争力和生物安全综合保障能力;要优化整合生物安全监测预警防控网络,不断完善国家生物安全监测网络集成与预警平台,实现国家传染病监测系统、出入境监测系统、全军传染病监测系统、动物疫病监测系统、野生动物监测等多系统整合,自动侦查异常征兆并预警,实现数据实时共享,风险实时分析,为疫情防控提供决策支持。

四是制定和完善我国生物安全领域法律政策。生物技术研发与应用的社会伦理法律法规和治理问题日益凸显。我国在生物恐怖和生物防御、传染病防控、实验室生物安全、菌株毒种保藏管理、生物操作技术管理等方面已形成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与相关政策,未来要进一步评估并修改完善传染病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加快生物安全的立法步伐,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和制度保障体系,以保障生物技术研发处于良性轨道、维护公众信心,营造合规国际氛围。

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中国需要以此为契机,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关键核心技术、基础研究、技术转化与应用方面作出战略部署,加快推进跨学科、跨领域协同创新,整合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大重大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攻关力度,通过机制创新提高科技创新效率,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转自 学习强国 陕西学习平台     作者:赖莎 周忠良



上一条:【 学习时报】朱正威 吴佳:提升应急管理效能需加快健全法治体系

下一条:【疫情防控进行时】公管学院行政党支部召开线上组织生活会

关闭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