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前而启后,温故而知新。为使公管学院2021级研究生新生充分了解交大校史、感受交大文化、感悟“西迁精神”, 公管学院组织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通过系列活动增强青年使命感,培养青年严守诚信,引导青年正向选择,助力青年健康成长。
学科认知与青年使命
9月10日下午,公管学院邀请到杜海峰教授为新生进行入学教育讲座,杜海峰教授以“公共管理学科的认知与学科责任——公共管理的问题与研究”为主题,从公共管理学是什么,如何看待公共管理的问题,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范式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深刻阐释了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色及复杂性,并启发同学们看待公共管理问题应该看本质、看全局、看全面、保持立体性、拥有钝感力和积极的态度,分析问题究规律,解决问题讲特色。最后以“集群行为”为例讲述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范式,生动形象说明了“集群行为”的两个必备条件:聚集和利益冲突,揭示了“集群主义”背后的社会关系网络特征,进而清晰讲述公共管理学科研究范式的深层逻辑。讲座加深了学院新生对公共管理学科的认识与学科责任的理解,引发了同学们的深入思考和热烈讨论。
西迁精神与青年选择
9月11日上午,公管学院组织2021级全体研究生新生由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出发,赴兴庆校区参观西迁博物馆。讲解员声情并茂地向大家讲解了西安交通大学的校史,描绘了交大在祖国发展各个阶段所做出的贡献。1956年,交通大学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从繁华沪上迁到内陆秦都,六千多名交大人歌唱着“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随校西迁,为国家建设和西部发展无私奉献了青春、智慧和热血,谱写出一首专属于交大人的“西迁赞歌”。新生们被展馆里大量的照片、实物和笔记资料吸引,全方位地感受交大辉煌历史和丰厚的办学底蕴。
在组织新生参观完西迁博物馆后,在主教学楼C106室又举行了“现代大学、西迁精神与青年选择”入学教育专题讲座。西安交通大学公管学院优秀博士研究生标兵吴佳作主题报告。吴佳博士从现代大学的起源、交通大学的历程、西迁故事、西迁的延续、青年的选择等五个方面,向同学们介绍交大人在不同历史时期救国、建国、强国的使命担当和价值追求,鼓励同学们深刻体会“西迁精神”的内涵,并付诸实践,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道德与青年诚信
9月11日下午,学院组织全体硕博新生开展关于“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的专题讲座,公管学院副院长王立剑教授受邀主讲。王立剑教授首先以汉兴一号、翟天临事件为例,幽默风趣地为同学讲述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好处”和坏处。紧接着详细地阐述了学术不端包括哪些具体行为,以及同学们容易忽略的学术不端行为,如“引而不注,注而不引”、选择性报告研究数据、一稿多投等事项。最后王立剑教授针对以上行为提出了避免学术不端行为的注意事项,强调在文献调研、设计研究等过程中要遵守规范,为全体初入校园进行科研学习的硕博新生上了重要而又实用的一课。
实践分享与青年成长
9月12日上午,学院优秀研究生王璇、代秀亮、王婕、胡思琪受邀为新生作研究生经验分享。现就任职于沣西新城管委会党委组织部的王璇同学从学习方面和生活方面介绍了自己的经验,从毕业生的角度她强调了思考和总结的重要性,在科研学习中养成的良好习惯对日后的生活和工作也会大有裨益。代秀亮同学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对为什么读研、如何过好研究生生活、怎么提升科研能力等问题的一些看法,并提出了详细实用的建议。王婕同学围绕“勇于尝试,敢于试错”,从自身的科研学习、校园生活、学生工作、学科竞赛四方面进行了经验分享,鼓励同学们跳出舒适区,多尝试新鲜事物。胡思琪同学分享了自己管理时间的“加减乘除”法则,她认为应该加强自我认知及环境认知,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充分利用平台资源,以及保持谦虚心态、沉淀自己、不断试错、不断收获。
在交流环节,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并得到了师兄师姐们的热情解答。针对是否要随大流读博这一问题,代秀亮认为首先要对读博有正确的认识,其次老师对每位学生的要求都不同,并不一定要选择读博;王璇指出,最后选择读博的人并不会太多,不要受别人影响,应该去探索自己适合走的路。针对怎么确定自己是否适合读博这一问题,代秀亮回答道,他是一开始就坚定地想要读博,并且在硕士阶段接受了规范的学术训练,建议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来决定,并多和周围同学交流。
今天的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作为交大学子,希望公管新生们在未来的校园生活中不断增强自己的学识和专业能力,厚植家国情怀,传承“西迁精神”,为西北的建设贡献才智,为国家的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