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Version
首页>>新闻信息>>学院新闻>>正文
学院新闻
我院李霄教授在《自然》杂志上发文
来源: 时间:2025-02-20 点击:[]

2025年2月13日,我院李霄教授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上独立发表了通讯文章,题目为《完善金融人才教育,助力弥合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缺口》(“Close the biodiversity funding gap by teaching conservation to financial professionals”)。文章提出,为应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的严重短缺,亟需将生物多样性教育融入金融人才培养体系。

2024年10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在哥伦比亚卡利召开,各国承诺的资金投入远未满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年度资金需求。针对这一挑战,文章指出,金融决策者在资源配置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资金投向是推动或制约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因素。因此,金融、教育、生态保护等机构应加强交叉合作,将生物多样性教育融入金融人才的培养体系,使其不仅能够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和经济意义,还能通过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并认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文章认为,这样的教育创新将有助于引导资本流向支持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项目,促进绿色金融工具的创新发展,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注入更多资金支持。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健康与稳定的基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繁荣与安全的保障。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议题之一。作为生物多样性大国和最早签署、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方之一,我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完善生物多样性治理体系,保障生物多样性资金投入,推动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同时,作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的主席国,我国深度参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成功推动达成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昆蒙框架”)这一历史性成果,倡导国际社会加快推进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进程。文章为落实“昆蒙框架”的资金机制、发展绿色金融、弥合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缺口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的发表体现了我院在推动可持续发展、全球治理及学科交叉研究方面的学术积累和社会责任。

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5-00431-6



下一条:杜鸣溪教授合作研究成果在Nature Climate Change发表并受邀于同期发表政策短评

关闭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