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潇,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社会保障系教师,主要承担本科生《保险学》、《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研究生《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等课程教学任务。
一、不忘初心
杨潇老师的爷爷是一名教师。源自对爷爷的崇拜,杨潇老师从小就对教师职业充满着憧憬和期待。高考后,杨潇老师毅然决然的报考了陕西师范大学,但造化弄人,他进入了师大当时唯一一个非师范专业实验班学习经济管理。毕业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进入高校,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从教后,他没有把教师职业简单的看作是谋生手段,而是作为自己的事业去经营。凭着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凭着对学生的热爱,他找到了工作的乐趣和意义:将自己的所学、所知、所悟与学生分享,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立德树人。
二、立足精心
精心准备才有可能呈现“精彩一课”。为了能够上好课,杨潇老师通常都精心准备每一节课。
首先,精心备课,确定恰当的教学内容。杨潇老师在备课时,通常要在把握社会保障专业教学体系设置和教材结构的基础上,参考多套不同的教材、参考书和大量的学术论文等。每学期开学之前的假期,杨潇老师就会根据教材,结合中国社会保险政策的变动情况及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确定教学内容,做到既紧扣正在使用的教材,又能纵横渗透,留有发挥的余地。在教学实践中,杨潇老师还发现丰富的社会实践,可以为教学内容增加许多鲜活的素材,因此,他非常注意在社会实践中提取素材,充实教学内容。
其次,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在课程导入环节,他或以案例切入,或以学术争议热点切入,或从现实问题入手,或以悬念导入,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在讲授新课环节,他重点突出,力求让课堂“实”起来。在总结巩固阶段,他力求内容概括系统全面,知识要点简明扼要。
第三,精心设置“问题”,注重和学生的互动。为了和学生拉近距离,授课时,他很少站在讲台上,而与学生保持更近的距离,方便与学生交流共同。每节课,他都会设置一些问题,与学生交流观点和看法,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长期与学生的互动式、参与式教学,让他确信这种方式能够与学生拉近距离,充分调动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
第四,精心细节,注意授课时的教态和语言。杨潇老师上课时务求做到精神饱满,教态、自然得体,肢体语言运用恰当。在授课时,还非常注意语言表述准确、生动以及语调的抑扬顿挫。
三、守住良心
作为教师本身从事的就是“良心活”。这本来无需强调,但在市场经济功利思想的冲击下,一部分教师变得浮躁起来,这才使得教师干的是良心活变得珍贵起来。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面对这样的大环境,杨潇老师也曾彷徨过,迷茫过,但他很快的就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既然认定教书育人是自己正确的选择,就应该不懈的努力,就应该拒绝功利、摒弃短视。做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负责,为学生上好每一节课,传授知识和思想,立德树人,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领路人,而不能把追名逐利作为自己人生的目标。守住良心,以工匠精神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才能在平凡的工作中干出不平凡的事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