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8日,第四届“资源环境治理与政策创新丝路论坛”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召开。本次论坛由西安交通大学社会科学处、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主办,西安交通大学资源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陕西社会治理和社会政策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共同承办。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成进,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董新宇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本次论坛共设三个主旨论坛和一个圆桌论坛,涉及生态环境治理、绿色发展与治理创新、双碳战略与资源高效利用、政策评价与协同创新等领域。论坛开幕式由西安交通大学社科处副处长周晓阳教授主持。

全体参会者合影

周晓阳教授主持开幕式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成进致辞表示,学校正值“双一流”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自2022年成立资源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以来,依托西部区位优势,深度融合产学研用,推出示范性的“双碳”与生态文明“西交方案”,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践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理念。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董新宇了强调资源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在资源利用、气候应对和生态绩效评估方面的研究突破,并表示学院将聚焦环境大数据、低碳转型与公众参与,加强“一带一路”国家合作,培养国际化治理人才,服务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

成进部长致开幕词

董新宇教授致开幕词
随后,进入到主旨论坛环节。主旨论坛一由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王立剑教授主持。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王慧敏教授作了题为《流域生态保护与产业空间调整》的报告。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中心副主任刘哲作了题为《基于政治激励、政府环境关注度变化和环境执法体制改革视角的中国绿色治理模式及成效研究》的报告。西北工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原嫄教授作了题为《政策协同是否能有效引导高质量创新?》的报告。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中心研究员马竞作了题为《计划行为理论的边界与可能:回收行为解释力的再思考》的报告。

王立剑教授主持主旨论坛一

王慧敏教授作报告 刘哲教授作报告

原嫄教授作报告 马竞教授作报告
主旨论坛二由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陕西社会治理与社会政策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杨雪燕主持。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浙江大学国家高端智库副主任方恺作了题为《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的进展、挑战及治理策略》的报告;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中心研究员杜鸣溪作了题为《面向碳中和目标的政策定序研究》的报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邓蕾研究员作了题为《黄土高原林草生态恢复的固碳效应及碳中和实现路径》的报告;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中心主任助理毕静煜作了题为《赋能还是制约?人工智能对绿色创新的双重曲线效应》的报告。

杨雪燕教授主持主旨论坛二

方恺教授作报告 杜鸣溪教授作报告

邓蕾研究员作报告 毕静煜助理教授作报告
主旨论坛三由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黎洁教授主持。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南开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副院长徐鹤作了题为《中国政策环境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的报告;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中心研究员李霄作了题为《丝路合作下的绿色转型:中亚可再生能源投融资现状与机遇》的报告;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李晶教授作了题为《社会-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报告;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心研究员李飞作了题为《增加耕地复种频率以缓解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之间的权衡》的报告。

黎洁教授主持主旨论坛三

徐鹤教授作报告 李霄教授作报告

李晶教授作报告 李飞教授作报告
随后进入到圆桌论坛环节。圆桌论坛由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中心副主任杨小军主持。参与圆桌论坛的嘉宾有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董战峰研究员,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院长黄晓军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心研究员王浥尘,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中心主任助理武龙,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中心主任助理刘秋雨。圆桌论坛聚焦资源环境政策实践中的主要挑战以及数智时代如何推动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等热点和前沿主题。

杨小军教授主持圆桌论坛

董战峰研究员讲话 黄晓军教授讲话

王浥尘副教授讲话 刘秋雨助理教授讲话 武龙助理教授讲话

杨小军教授致闭幕词
论坛最后,中心副主任杨小军教授致闭幕词。杨小军教授对与会嘉宾为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所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并宣布第四届“资源环境治理与政策创新”丝路论坛正式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