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6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报》刊发通讯“社会责任感是我从事研究的最大动力”,重点报道了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杜海峰利用学科交叉,探求中国城镇化之路,聚焦农民工问题等具有较大社会意义和影响的一系列研究。现全文转载如下:
“社会责任感是我从事研究的最大动力”
——记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杜海峰
有着工科背景的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杜海峰把学问做到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是什么因素让您决定‘改行’做起了社会学研究呢?”这是很多人会问杜海峰的问题。“对社会的责任感可能是我从事现在这一研究领域最大的动力。”杜海峰说。
发现交叉研究的“用武之地”
杜海峰最初在机械工程领域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2004年前后,他有缘结识了一批社会科学工作者,他们开展的有关性别问题、家庭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引起了他的兴趣。看到他们以自己的研究推动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从而影响和改变一些人的命运和发展轨迹,杜海峰被他们学术热情背后的社会责任心所感染。
从最初提供一些分析工具,到真正融入他们的研究,杜海峰发现了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范式和研究路径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用武之地”。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流动人口(主要是农民工)大量出现,催生了一系列复杂社会问题。杜海峰综合利用数学分析、仿真分析、社会网络与复杂网络分析、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政策分析等多学科研究方法,重点探讨以社会计算为主的公共管理新理论与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以农民工为代表的中国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保护与发展的社会问题上。
探求中国城镇化之路
对流动人口的研究,学术界关注比较多的是户籍管理、社会保障等制度层面问题。杜海峰另辟蹊径,“我们更多着眼于非制度层面问题,比如农民工观念行为的改变,他们如何融入城市生活等。”杜海峰所参与的研究团队尝试对农民工观念、行为与非制度性社会融合进行的实证研究,突破了基于属性变量的传统统计分析的研究范式,将关系变量引入观念和行为传播与演化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中,由此寻找农民工与城市融合的途径,探求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
杜海峰利用人口调查实证数据,系统研究了农民工社会网络的再构建对农民工观念和行为以及农民工群体内部非制度性社会融合的影响。2004年以来,杜海峰主持和参与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并且获得多项省部级奖励。从最初不被调研所在地有关单位理解,到最终以令人信服的数据分析结果和对策建议获得当地的支持。杜海峰坦言,“要解决调研中与合作方的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我们的学术研究和他们的问题结合起来,在完成学术目标的同时,尽力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同时他也认识到,这也是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价值所在。
聚焦农民工问题
2000年之后,我国城镇化进程逐步推进,流动人口问题更加凸显。农民工进城后的生存与发展境遇是杜海峰研究的核心问题。
在杜海峰看来,社会关系分析是研究农民工问题的重要切入点。“生活‘圈子’是我们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当单个农民工离开他所熟悉的农村生活‘圈子’进城后,他就需要重新构建在城市生活的‘圈子’,也就是社会关系网络。”杜海峰研究发现,一方面,农民工在城市社会普遍缺乏社会资本积累,主要依靠非正式的社会网络获取社会资源、增加收入、提高职业阶层,从而逐步融入城市社会;另一方面,农民工婚姻、生育和养老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既有的观念,而观念和行为的传播既受文化因素的影响,也可能受信息扩散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都是以人际关系网络为传播渠道。
在2013年对深圳农民工的调查中,杜海峰等人在农民工生计与就业、婚姻生育与养老、社会分层与流动、社会融入、城市生活认同、社区安全以及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都有新的发现。农民工的观念和行为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和代次差异。新生代农民工正在成为农民工市民化的主体,这一代农民工大多没有务农经历,有融入城市社会的强烈意愿,这对政府制定农民工市民化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谈起他们所开展研究的社会意义,杜海峰道出了一位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理想:“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通过我们的研究,系统、全面、真实地描述出中国社会的现状,让更多的人彼此关注、彼此了解,为社会民众真正认识当前社会提供素材。”
附原文链接:http://www.cssn.cn/zx/201506/t20150611_2030055_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