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Version
首页>>学术研究>>学术动态>>正文
学术动态
【十大学术新人】王立剑:做研究要有坚韧性
来源: 时间:2017-02-23 点击:[]


    “从读研到现在都坚持做养老方面的社会保障研究,是不是基于兴趣与热爱?”面对记者略带“套路”的提问,王立剑的回答则显得十分耿直:“科研本身是一项工作,是事业,不能以兴趣和热爱来支撑,而是以责任与使命来驱动。”

1983年生的王立剑是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教授,“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他的研究成果两次得到教育部采纳并通报表扬。“公共政策学者就是要坚持不懈着眼社会问题,发出交大声音。”王立剑温和善谈的外表下,是一颗坚忍不拔的科研赤子心。

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奇妙邂逅

    当王立剑从社会保障专业硕士毕业后,走进了人文学院开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博士研究,身边的“小伙伴们”都很惊讶:“为什么去读这么虚空飘渺的博士呢?”

而在王立剑看来,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遇,无疑是对自己科研能力最强有力的武装:“研究技术与方法基本都在硕士阶段学到了,缺少的是正是指导理论的确立与科学思维的构建。”博士阶段的王立剑整日泡在图书馆,沉迷于阅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部头”与经典著作。“那种研究理念、思维方式与推导过程都太经典,对于我发现、解决现实问题的研究帮助巨大!”谈及博士阶段的学习,王立剑仍掩不住兴奋与成就感。

    在研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王立剑继续深入在养老保险方面的公共政策研究。“生产要素与资本的流动规律”“效率与公平”等马克思主义原理都成为他从社会问题中挖掘真相、揭示真理的重要先导。三年半时间,20余篇论文发表,成为王立剑博士生活的充实写照。

    入职第一批新讲师后,王立剑开始积极申请国外大学的访问学者。因为他在政治经济学领域与社会保障领域的研究成果出色,迅速接到来自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的橄榄枝。国外访学的短短一年中,王立剑因其独到的选题角度和出色的研究思维得到合作团队负责人的青睐。当年发表的三篇SSCI论文中,两篇都在本领域最具影响力期刊发表。王立剑也因此成为以“火箭速度”第一批晋升副教授的新讲师。

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同在

    王立剑的研究面向的是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面对总是不期而至的“头大难解”问题,他总是有那么一股倔强的钻劲儿:“我坚信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存在,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尚未找到的方法。”

在一次前往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汇报工作期间,王立剑接到一个困扰他半年之久的大难题:准确的人口情况是社会保障工作的基础,而详实的人口数据却永远是个难解的谜,如何修正户籍人口统计数据的误差,最大限度反应人口的真实情况?

    王立剑这次有点“抓瞎”,他求助人口研究所、查阅户籍统计数据、咨询人口统计部门,但仍找不到一条可行之路。近半年的时间里,每次团队的组会都是他无奈的煎熬,因为他总是提不出一条有效的解决之路,也因此被团队负责人批评了好多次。但是王立剑心中有一条信念:“越是困难的问题就越有研究的价值。”他把这个问题刻在心里,吃饭、睡前、朋友闲聊都要拿来琢磨一番。

    “难道一个一个去数?”课间闲聊中,学生的一句戏言提醒了王立剑。“对!我就要去数一数。”说干就干,王立剑与课题组来到了宝鸡陈仓区,选了六个村落,数遍了每家每户的人口,收集了近4000份农村户籍人口年龄结构数据,并以此为样本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他测算出不同年龄分层、不同性别户籍人口与统计人口的误差率,并深入分析了其误差原因,提出了人口数据修正的基本方法。此项研究结果也发表在公共管理权威期刊《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上。

踏遍黄土的“韧劲儿”和一点点的“小聪明”

    “目光向中央,脚步下基层”是王立剑做社会政策研究的心得体会,也是他对学生的一贯要求:“做研究就是需要踏遍黄土的韧劲儿和一点点小聪明。”

    王立剑所在的研究团队一直秉承着做广泛深入社会调查的优良传统。从学生时期开始,他就跟着导师张思锋教授运用节假日,跑县镇、下乡村,每年至少作四次深入系统的基层调研,每次调研样本达几千份。他们的足迹遍布省内外二十余个市、县,至于乡、村则不计其数。

    在做老年人养老需求研究时,为了全面掌握不同老人的不同需求,王立剑组织课题组走访了4900余名老人,每人访谈40分钟以上,巨大的样本和海量的信息为他提出养老需求的“人口、经济、内容、服务提供方等多维度模型”奠定了坚实的研究基础。

做公共政策研究,中央重大文件及政策精神无疑是研究者的风向标。王立剑所说的“小聪明”是指快速理解、敏锐把握政策文件的能力,而这种功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快速高效的信息处理、挖掘问题的灵敏性等等。他也一直将这种能力的修炼作为自己与学生教学相长的不懈追求。

    近期,王立剑将目光转向了精准扶贫,他瞄准扶贫工作中出现的精益化管理问题进行研究,撰写的《脱贫攻坚工程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一文被教育部采用并上报。他说:“在重大民生问题上做好咨政研究,是我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上一条:【深化改革】为交大腾飞贡献公管力量

下一条: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幸福指数——访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靳小怡

关闭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设计与制作:西安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